|
國家科學技術獎
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只設一、二等獎,每年獲獎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網址:www.nosta.gov.cn ,申報時間為每年1-2月。各類獎項簡介如下: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或者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授予人數每年不超過2名。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數額為500萬元。其中,50萬元屬獲獎者個人所得,用于改善生活條件;450萬元由獲獎者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經費。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報請國家主席簽署并頒發證書和獎金。 2. 國家自然科學獎
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應用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不授予組織。
評審以其重大發現的科學水平、科學價值和在國內外相關領域被認可、接受、應用情況為重要指標,評審將適時吸收國外、海外學者參加。 3.國家技術發明獎 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不授予組織。 評審重視知識產權,要求獲獎項目具有發明專利權、計算機軟件版權、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重視技術發明實施后所取得的經濟或社會效益,積極鼓勵高技術發明創造。 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包括技術開發類、基礎公益類、國家安全類、重大工程類獎。
5.技術開發類獎項 授予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場價值和技術創新的產品、技術、工藝、材料、設計和生物品種,以及在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以其取得的經濟效益、投入產出比、市場占有率以及知識作為生產力的要素參與分配的實績作為主要評審標準。 6.基礎公益類獎項 授予對象為在標準、計量、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等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自然資源調查和合理利用以及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等活動中取得重大成果并推廣應用,創造顯著社會效益的。以其做出的貢獻和其成就對社會進步的價值作為主要評審標準。 7.國家安全類獎項 授予在軍隊建設、國防科研、國家安全及相關活動中,對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其科技創新水平和戰略重要性作為主要評審標準。 8.重大工程類獎項 授予在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的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和重大工程中保障工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組織。以單位和集體在工程實施中團結協作,聯合攻關,解決復雜、關鍵技術,使重大工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為主要評審標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重大工程類獎項只授予組織。對獲獎項目做出貢獻的中國公民,由獲獎單位或其主管部門予以表彰和獎勵。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學發現、重大發明的公民,可另行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授予為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下列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1)同中國公民或者組織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2)向中國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3)為促進中國與外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
除省、市、自治區和有關部門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可以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技術合作獎的候選人(組織)。 |
||
|
【發布人:admin】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高?茖W技術獎
主辦單位: 中國高?茖W技術獎勵委員會教育部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精神,結合高等學校情況,2000年教育部設立中國高?茖W技術獎勵委員會。中國高?茖W技術獎勵委員會設立中國高?茖W技術獎,分設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中國高校技術發明獎、中國高?茖W技術進步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兩個等級;每年評審、授予一次。中國高?茖W技術獎由中國高?茖W技術獎勵委員會頒發證書和獎品。由于該項獎勵是全國高校在同一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實力,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匯集了全國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的優勢項目;同時由于授獎數量比原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大幅度減少,競爭異常激烈。
中國高?茖W技術獎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科學技術進步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所有推薦項目須由學校學術委員會負責對項目的水平、創新性、社會和經濟效益、推薦等級進行評價、推薦,除教育部部屬高校直接向教育部推薦外,其它所有高校均歸口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負責審查、推薦。
申報時間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具體時間見科技處通知。
|
|
||
【發布人:admin】 |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北省科技廳項目驗收說明
河北省科技廳項目完成要求必須做驗收手續,但不統一辦理,友情提示項目完成人如果有意做鑒定請驗收和鑒定手續同時辦理。驗收文檔下載如下步驟:
登陸河北省科技廳網站→業務大廳→河北省科技項目網上管理中心→驗收文檔下載
|
||
|
【發布人:admin】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結題指南
河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分為:自然科學類、軟科學類、人文社科類三種:
一 自然科學類
1、準備《項目研究報告》、《研究工作報告》、發表的相關論文、著作等有關材料。
2、向河北省科技信息所提交《科技查新課題委托書》和《科技查新報告》,需繳納一定費用。獲得查新報告后,結論如果顯示較有創新性,則進入以下環節;否則需要繼續課題研究,直至查新結論顯示創新性。
3、向科技處成果管理科提交《科技成果鑒定申請受理表》、《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申請表》、《科技查新報告》及步驟1中的材料。
4、報省教育廳審批。
5、審批通過后召開課題鑒定會議,請7名以上專家到場鑒定。并填寫《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
6、鑒定通過后持《項目申請書》、《科技查新報告》、《科技成果鑒定申請受理表》、《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申請表》、《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及《項目研究工作報告》、《項目研究報告》、《檢測報告》、《試驗報告》、《效益分析報告》、《用戶意見》、《產品標準》、公開發表的論文、出版的著作等有關材料到科技處成果管理科辦理有關結題手續。 注意:以上部分,紅色為提交材料時的必須材料,提交材料名稱顯示為黑色時可選擇是否提交。其中《項目研究工作報告》、《項目研究報告》、《檢測報告》、《產品標準》、《效益分析報告》、《用戶意見》和論文、著作的有關材料可以裝訂為整冊。
二 軟科學類
1、準備《項目研究報告》、《研究工作報告》、發表的相關論文、著作等有關材料。
2、向河北省科技信息所提交《科技查新課題委托書》和《科技查新報告》,需繳納一定費用。獲得查新報告后,結論如果顯示較有創新性,則進入以下環節;否則需要繼續課題研究,直至查新結論顯示創新性。
3、向科技處成果管理科提交《科技成果鑒定申請受理表》、《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申請書(格式)》、《科技查新報告》及步驟1中的材料。
4、報省教育廳審批。
5、審批通過后請5名以上專家進行函審,請其填寫《科技成果鑒定函審表》,并填寫《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證書》;蛘匍_評審會議,請7名以上專家到會評審。
6、評審通過后持《項目申請書》、《科技查新報告》、《科技成果鑒定申請受理表》、《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申請表》、《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證書》及《項目研究工作報告》、《項目研究報告》、《效益分析報告》、公開出版的著作、論文或為黨政機關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的證明等有關材料到科技處成果管理科辦理有關結題手續。
注意:以上部分紅色為提交材料時的必須材料,提交材料名稱顯示為黑色時可選擇是否提交。其中《項目研究工作報告》、《項目研究報告》、《效益分析報告》和論文、著作、證明等有關材料可以裝訂為整冊。
三 人文社科類
提交以下材料到科技處成果管理科:《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終結報告書》、項目研究工作報告(研究過程、時間、階段和整體路線的詳細說明)、項目研究報告、論文(封面、扉頁、目錄、論文正文、刊物版權頁的復印件)。其中項目研究工作報告、項目研究報告、論文可以裝訂為整冊。
|
|
||
【發布人:admin】 |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 北 省
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鑒定結項審批書
項目名稱
立項編號
項目類別
立項時間
成果形式
所在單位
項目負責人
課題組成員
填報時間: 年 月 日
說 明
(一)結項程序
1、項目負責人如實填寫《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鑒定審批書》,將《項目鑒定審批書》及其它材料送單位科研管理部門。
2、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對《項目鑒定審批書》及其它結項材料進行檢查核實、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后,統一報送省社科規劃辦公室。
3、省社科規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結項材料進行鑒定,符合結項條件的,予以結項并頒發結項通知書及結項成果證書。
(二)提交材料
1、《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鑒定審批書》。
2、《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申請書》(含課題論證)復印件。
3、《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立項協議書》復印件。
4、《項目執行變更申請書》(有變更事項者提交)。
5、研究成果簡介。
6、階段性及最終研究成果。
7、研究成果轉化及社會反響。
8、以word文檔錄入5、6項內容的軟盤(1張)。
上述材料一式4份(注明1份者除外),按統一格式裝訂:A4打印,平訂,封面加厚,封面注明“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年度項目”、成果名稱、項目編號、項目負責人、課題組成員等,材料順序按上述順序編排。最終成果為著作的,著作可另放,其它材料按上述要求組織。
總 結 報 告
(本表各項內容請打印填寫,所填欄目不夠用時可加附頁)
鑒定結論
|
||||||||||||||||||||||||
|
【發布人:admin】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2001年9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5號公布 根據2003年6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修訂〈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05年12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根據2008年12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8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科學技術創新,加速我省科學技術事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三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
第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授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省級科學技術獎的評審組織和獎勵的管理工作。
第六條 社會力量設立面向全省或者省內跨區域的科學技術獎勵,應當在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其獎勵活動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二章 獎勵范圍
第七條 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授予下列公民:
。ㄒ唬┰诳茖W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 。ǘ┰诋敶茖W技術前沿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突出建樹的。 第八條 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有重要科學發現或者應用科學基本原理取得創造性研究成果的公民。
前款所稱重要科學發現,是指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認可,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或者對推動本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 第九條 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方面做出重要技術發明的公民。
前款所稱重要技術發明,是指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經實施應用一年以上并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第十條 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下列公民、組織:
。ㄒ唬┰趯嵤┘夹g開發和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中,完成重要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創造顯著經濟效益的; 。ǘ┰趯嵤┥鐣骓椖恐,長期從事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和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經實踐檢驗,創造顯著社會效益的; 。ㄈ┰趯嵤┲卮蠊こ添椖恐,率先應用新技術、新方法,使工程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 前款第(三)項規定的獎勵,只授予組織。在完成重大工程項目中有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公民,可推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 第十一條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本省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ㄒ唬┩诒臼⌒姓䥇^域內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進行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要科學技術成果的; 。ǘ┫蛟诒臼⌒姓䥇^域內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顯著的; 。ㄈ榇龠M本省與外國的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出貢獻的。 第三章 評審和授予
第十二條 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每年評審一次。
第十四條 評審委員會由符合下列條件的有關方面專家、學者組成:
。ㄒ唬┚哂懈呒墝I技術資格; 。ǘ⿵氖驴茖W研究、技術開發工作; 。ㄈ┚哂胸S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熟悉本學科、專業領域國內外的科學技術發展動態; 。ㄋ模┚哂休^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堅持原則,秉公辦事。 第十五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候選人由下列單位或者個人推薦:
。ㄒ唬┰O區的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 。ǘ┦∪嗣裾嘘P部門,省屬有關人民團體和其他組織; 。ㄈ┓鲜】茖W技術行政部門規定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專家。 駐冀部隊和中直駐冀單位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可通過所在地設區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或者行業歸口的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推薦。 第十七條 評審委員會對候選項目進行評議,并提出獲獎人選及等級的建議。
第十八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勵實行公開異議制度。經評審委員會提出的推薦獲獎人選及等級的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異議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向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提出,由其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異議處理。經公布無異議或者雖有異議但已在規定時間內解決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九條 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
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每年獎勵的人數不超過二人。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的總數不超過三百項。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每年獎勵項目的總數不超過五項。 科學技術的各類獎勵,評審中如無符合條件的可以空缺。 第二十一條 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獎金數額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數額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只頒發獎勵證書。 第二十二條 獲得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個人(屬于省外的除外)享受省級勞動模范或者省級先進工作者待遇。
第二十三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勵經費列入省級科學技術經費預算。
第二十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的獲獎結果,應當記入本人檔案,作為考核、晉升、評定專業技術資格和享受有關待遇的依據。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五條 剽竊、侵奪他人的科學技術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省級科學技術獎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撤銷相應獎勵,追回獎勵證書和獎金;情節嚴重的,除按以上規定處理外,還應當暫停其申報省級科學技術獎的資格,并建議有關部門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六條 推薦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虛假材料,協助他人騙取省級科學技術獎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撤銷相應獎勵,追回獎勵證書和獎金;情節嚴重的,除按以上規定處理外,還應當暫;蛘呷∠渫扑]省級科學技術獎的資格,并建議有關部門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七條 社會力量未經登記,擅自設立面向全省或者省內跨區域的科學技術獎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予以取締。
已經登記但在科學技術獎勵活動中收取費用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予以沒收,可以并處所收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第二十八條 評審委員會成員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設立一項科學技術獎,具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規定,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所屬部門不再設立科學技術獎項。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發布部門:河北省政府 發布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實施日期:2001年09月25日 (地方法規)
|
|
||||||||||||||||||||||||
【發布人:admin】 |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關于印發《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各市、各擴權縣,省直有關部門:
為了做好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推進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我廳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2008年12月省政府令第18號)規定,制定了《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現發給你們,請在推薦申報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等相關工作中予以遵循。在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請及時反饋我廳,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實施細則(試行)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獎勵范圍及評審標準
第三章 評審機構
第四章推薦和受理
第五章 評審程序及評審方法
第六章 異議及其處理
第七章 授獎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做好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進一步保證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規范實施,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和授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涉。
第三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授予在從事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技術開發、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和社會公益性項目等方面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公民或者組織,對同一項目授獎的公民、組織按貢獻大小排序。
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能作為河北省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各級政府部門一般不得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候選單位。
第四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是省人民政府授予公民或組織的榮譽,授獎證書不作為確定科學技術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第五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負責省級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獎勵范圍及評審標準
第一節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第六條 獎勵辦法第七條第一款所稱“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指候選人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過程中,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科技成果,實現了技術領域的跨越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促進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第七條 獎勵辦法第七條第二款所稱“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突出建樹的”是指候選人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特別重大發現,豐富和拓展了學科的理論,引起該學科或者相關學科領域的突破性發展,整體學術水平處于國際先進地位,對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公開發行,為國內外同行廣泛引用,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對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第八條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為終身成就獎,是對科技人員長期從事科技工作,并為我省科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最高獎勵,該獎終身只授予一次。
第九條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并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我省相關領域科技創新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十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第四次修訂)頒布前獲得的“河北省省長特別獎”和“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第一完成人,視同本辦法規定的“突出貢獻獎”獲獎人,不再受理申報。
第二節 省自然科學獎
第十一條 獎勵辦法第八條所稱“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是指該項自然科學發現為國內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學理論在國內外首次闡明,且主要論著為國內外首次發表。
第十二條 獎勵辦法第八條所稱“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是指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二年以上,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所正面引用或者應用。
第十三條 獎勵辦法第八條所稱“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是指:
(一)該發現在科學理論、學說上有創見,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創新;
(二)對于推動學科發展有重大意義,或者對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第十四條 省自然科學獎的候選人應當是相關科學技術論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提出總體學術思想、研究方案;
(二)發現重要科學現象、特性和規律,并闡明科學理論和學說;
(三)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決關鍵性學術疑難問題或者實驗技術難點,以及對重要基礎數據的系統收集和綜合分析等。
在相關科學技術論著中未署名的人員不得作為自然科學獎的候選人。
第十五條 省自然科學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科學發現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準如下:
(一) 在科學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的自然現象、揭示的科學規律、提出的學術觀點或者其研究方法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廣泛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相關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二) 在科學上取得重要進展,發現的自然現象、揭示的科學規律、提出的學術觀點或者其研究方法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三) 在科學上取得較大進展,發現的自然現象、揭示的科學規律、提出的學術觀點或者其研究方法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第三節 省技術發明獎
第十六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所稱的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種等;工藝包括工業、農業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
省技術發明獎的授獎范圍不包括僅依賴個人經驗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復實現的技術。
第十七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所稱“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是指該項技術發明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公眾信息渠道上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過。
第十八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所稱“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是指該項技術發明與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其技術思路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性能(性狀)、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方面綜合優于同類技術。
第十九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所稱“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該項技術發明成熟,并實施應用二年以上,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第二十條 省技術發明獎的候選人應當是該項技術發明的全部或者部分創造性技術內容的獨立完成人。
第二十一條 省技術發明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技術發明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準如下:
(一)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獨特,主要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一等獎。
(二)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或者國內外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主要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內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并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二等獎。
(三)屬國內外首創,或者國內外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主要技術上有一定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內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并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三等獎。
第二十二條 推薦省技術發明獎項目必須具有發明專利,主要完成人應為專利持有人。
第四節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第二十三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一)款所稱“技術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是指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場價值的產品、技術、工藝、材料、設計和生物品種及其應用推廣。
第二十四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二)款所稱“社會公益項目”,是指在標準、計量、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等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自然資源調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災害監測預報和防治等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并進行了應用推廣。
第二十五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三)款所稱“重大工程項目”,是指列入國家和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大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等。
第二十六條 科學技術進步獎重大工程類獎項僅授予組織。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公民,符合獎勵辦法和本細則規定條件的,可另行推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
第二十七條 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設計項目的總體技術方案中作出重要貢獻;
(二)在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
(三)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
(四)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第二十八條 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制、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對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完成單位。
第二十九條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技術創新性突出:在技術上有重要的創新,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形成了產業的主導技術和名牌產品,或者應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裝備和改造,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增加行業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技術難度較大,解決了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行業的先進水平。
(二)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所開發的項目整體技術經過二年以上較大規模的實施應用,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實現了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或者社會價值,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三)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項目的轉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和擴散能力,提高了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競爭能力和系統創新能力,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十條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準如下:
(一) 技術開發項目類: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競爭力強,成果轉化程度高,創造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對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領先水平,市場競爭力較強,成果轉化程度較高,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對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競爭力較強,成果轉化程度較高,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對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有一定意義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二) 社會公益項目類: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并在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重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領先水平,在行業較大范圍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較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在行業較大范圍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三)重大工程項目類: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發展有重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項目的領先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發展有較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發展有一定意義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第五節 國際科技合作獎
第三十一條 獎勵辦法第十一條所稱“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是指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我省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或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管理等組織。
第三十二條 被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外國人或者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與河北省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進行合作研究、開發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對河北省經濟與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二) 在向河北省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提出重要科技發展建議與對策、培養科技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推進了河北省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并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三)在促進河北省與其他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并對河北省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第三章 評審機構
第三十三條 省科學技術廳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聘請年度評審委員會人員,組成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會。
第三十四條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秘書長1人,委員若干人。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對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候選人進行評審。
2、向省科學技術廳報告評審結果。
第三十五條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總評審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員若干人。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對行業評審委員會推薦的候選項目進行評審;
2、向省科學技術廳報告評審結果;
3、對河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處理;
4、對完善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提供咨詢意見。
第三十六條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總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行業評審委員會,每個行業評審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員若干人。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對學科評審組推薦的候選項目進行評審;
2、向省總評審委員會提交評審結果。
第三十七條 省各行業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學科(專業)評審組,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對本學科(專業)候選項目進行評審;
2、向省行業評審委員會提交評審結果。
第三十八條 省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員若干人。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對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候選人或候選單位進行評審;
2、向省科學技術廳報告評審結果。
第三十九條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由省科技廳根據當年科學技術獎項目申報情況,從專家庫中遴選,評審委員會組成每年要按一定比例輪換。
第四十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遵守國家的保密規定,對被評審項目的技術內容及評審情況負有保守秘密的義務。
第四十一條河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實行回避制度。凡與推薦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有利害關系的評審專家應當回避。(凡與推薦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有家屬、近親屬、直接領導、研究生導師等可能影響評審公正性關系的專家,如被聘請參加省科技獎勵評審活動,則應向評審組織單位申明,實行回避)。凡當年有申報獎勵項目的專家,不得做為河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
第四章 推薦和受理
第四十二條 獎勵辦法第十五條第(二)、(三)款所列推薦單位的推薦工作,由經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的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
第四十三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實行限額推薦制度。推薦單位按照省科學技術廳當年下達的限額指標擇優推薦。
第四十四條 申報單位應當通過省科學技術獎勵網絡系統,按要求填寫由省科學技術廳制作的統一格式的推薦書,并提供相關的附件材料,按規定的時間通過計算機網絡向有關推薦單位申報。同時,將推薦材料電子文檔及紙質原件兩套報送推薦單位。推薦書的填寫及有關附件材料要求完整、真實、可靠。推薦單位應當按照形式審查的要求逐項審查,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第四十五條 凡存在知識產權以及有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等方面爭議并正在處于訴訟、仲裁或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程序中的,在爭議未解決前不得參加推薦省科學技術獎評審。
第四十六條 同一技術內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復推薦參加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審。
第四十七條 經評定未授獎的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候選單位,如果再次以相關項目技術內容推薦,須隔一年進行。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省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受此條限制。
第四十八條 與省外機構和人員合作完成科技成果的本省科技工作者或組織,其成果在河北省實施和轉化對本省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可推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
第四十九條符合獎勵辦法第十五條及本細則規定的推薦單位和推薦人,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省科學技術廳成果與市場處提交推薦書及相關材料。省科學技術廳成果與市場處負責對推薦材料進行形式審查。經審查不符合規定的推薦材料,不予受理。
第五十條 省科學技術廳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通過形式審查的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候選人、候選單位及項目。
第五十一條 候選人、候選單位及其項目經省科學技術廳公告受理后要求放棄或退出評審的,由推薦單位(推薦人)以書面方式向省科學技術廳提出。經批準放棄和退出評審的,如再次以相關項目技術內容推薦省科學技術獎,須隔一年以上進行。
第五十二條 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取得有關許可證,且直接關系到人身和社會安全、公共利益的項目,如動植物新品種、食品、藥品、基因工程技術和產品等,未獲得主管行政部門批準之前,不得推薦。
第五章 評審程序及評審方法
第五十三條 對形式審查合格的推薦材料,由省科學技術廳提交相應的評審組進行評審。
第五十四條 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和省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對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侯選人、省國際合作獎候選人分別進行會議初評和會議總評。評審采取記名投票的方式,票數達到或超過實際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視為通過。
第五十五條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符合參評條件的項目,由省科學技術廳提交相應科學技術獎學科(專業)評審組進行初評。
第五十六條 各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結果,由省科學技術廳提交省科學技術獎各行業評審委員會進行行業評審。
第五十七條 對經公布沒有異議,或者雖有異議但已在規定時間內處理的行業評審結果,由省科學技術廳提交總評審委員會進行總評審。
第五十八條 省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規則如下:
(一)各學科(專業)評審組以網絡評審方式進行,評委根據評審標準給項目打分,通過記名投票表決產生評審結果。
(二)各行業評審委員會以會議評審方式進行評審,評委根據評審標準給項目打分,通過記名限額投票表決產生評審結果。
對各行業評審委員會推薦的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抽查,審計結果提交總評審委員會。
(三)省科學技術獎總評審委員會以會議方式進行評審,對各獎種行業評審委員會推薦授獎項目進行總評審。對各行業評審委員會推薦的二等獎以上或一等獎的項目,采取主研人匯報、評委質疑、主研人答辯、評委記名投票的程序進行評審。同意授獎票數達到或超過實際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同時再根據獎勵指標限額產生評審結果;對各行業評審委員會推薦的三等項目或二等獎項目進行審議。
第五十九條 省科學技術獎各獎勵等級的推薦標準為:根據獎勵指標限額,70分至80分(不含80分)之間,可推薦三等獎;80分至90分(不含90分)之間,可推薦二等獎;90分以上,可推薦一等獎。
第六十條 省科學技術廳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通過初評、行評和總評審的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結果。
第六章 異議及處理
第六十一條 省科學技術獎勵接受社會的監督。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審工作實行異議制度。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省科學技術獎候選人、候選單位及其項目持有異議的,應當在公示之日起60日內向省科學技術廳提出;逾期且無正當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六十二條 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寫明異議內容,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提出異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書上簽署真實姓名,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以匿名形式提出的異議一般不予受理。對評審等級的異議不屬于異議范圍。
第六十三條 異議分為實質性異議和非實質性異議。凡對涉及獲獎項目的創造性、先進性、實用性和推薦材料填寫不實所提的異議為實質性異議:對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的異議,為非實質性異議。
第六十四條 省科學技術廳在接到異議材料后,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并能提供充分證據的異議,應予受理。
實質性異議由省科學技術廳負責協調,有關推薦單位或者推薦人協助。推薦單位或推薦人接到異議通知后,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核實異議材料,并將調查、核實的情況報送省科學技術廳審核。省科學技術廳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評委及專家調查處理,提出處理意見。
非實質性異議在爭議期內由推薦單位負責協調,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報省科學技術廳審核。
推薦單位未提出調查、核實報告和協調處理意見的,不提交評審。
第六十五條 為維護異議者的合法權益,參與異議調查處理的相關人員應當對異議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確實需要公開的,應當事前征求異議者的意見。
第六十六條 公示的建議授獎個人、項目的完成單位或者完成人提出放棄獎勵的,應當在總評審會議前提出,并經個人、項目完成單位或者所有完成人申請,推薦單位或者推薦人同意,報省科學技術廳批準,放棄獎勵的個人、項目,應當間隔兩年,方可重新申報省科學技術獎。
總評結果公告后,建議授獎的個人、項目完成單位提出放棄獎勵的,該項目以后不再受理申報。
第六十七條當出現撤獎情況時,經省科學技術廳批準,可按評審結果的自然排序,向上遞補獲獎項目。
第七章 授 獎
第六十八條 省科學技術廳對省科學技術獎各獎勵委員會評審出的獲獎人選、項目及等級進行審核,報省政府批準。
第六十九條 由省政府頒布獎勵決定,對獲獎個人、項目給予表彰獎勵。
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獎金數額為每人50萬元,其中15萬元屬獲獎者個人所得,35萬元由獲獎者個人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經費。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獎金數額分別為5萬元、3萬元、1萬元。
第七十條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單項授獎人數和授獎單位數實行限額。
省自然科學獎每個項目授獎人數不超過5人;
省技術發明獎每個項目授獎人數不超過6人;
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每個項目的授獎人數不超過10人,單位不超過5個;二等獎每個項目的授獎人數不超過7人,單位不超過4個;三等獎每個項目的授獎人數不超過5個,單位不超過3個。
第八章 附 則
第七十一條 本細則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負責解釋。
第七十二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
|
【發布人:admin】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
河北聯合大學科技成果鑒定流程
|
|
|||||||||||||||||||||||||||||||||||||||||||||||
【發布時間:2011-7-11】 |
|
|||||||||||||||||||||||||||||||||||||||||||||||
河北聯合大學科技成果鑒定流程
|
|
|||||||||||||||||||||||||||||||||||||||||||||||
【發布人:admin】 |
|
|||||||||||||||||||||||||||||||||||||||||||||||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鑒定相關材料詳細說明表
|
||||||||||||||||||||||||||||||||||||||||||||||||||||||||
【發布時間:2011-7-11】 |
||||||||||||||||||||||||||||||||||||||||||||||||||||||||
鑒定相關材料詳細說明表(下載網址:河北聯合大學科技處主頁—下載專區—成果管理)
|
||||||||||||||||||||||||||||||||||||||||||||||||||||||||
【發布人:admin】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
唐山市科學技術獎
|
|
【發布時間:2011-7-10】 |
|
唐山市科學技術獎
一、重點推薦范圍及獎勵種類
1、重點獎勵在唐山灣“四點一帶”,節能減排,七大產業鏈建設中產生的科研成果,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包括工業、農業、社會發展領域中自主創新成果,特別是原創成果;“產、學、研”聯合創新成果;實施技術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完成的重要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
2、獎勵種類:科學技術特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推薦條件
1、由省科技廳、市科技局及省直其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評審或驗收的應用技術成果和新產品開發項目;發表時間2年以上的理論成果或者科學技術普及正式出版物。
2、多項科技成果合并申報,合并后不需重新鑒定,項目名稱應概括多項科技成果涉及的內容。
3、理論成果申報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至少應有5篇公開發表時間2年以上的論文,但最長時間不超過10年,不符合此條件的論文不得作為附件材料。
4、列入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計劃或科研計劃,實施中有創新,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顯著,通過省直有關廳局、市科技局驗收的科技工程類項目。
5、經省、市有關部門驗收的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企業技術改造(創新)工程等。
6、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經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的專利項目。
7、已經審定并已頒布實施的國家、省、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應隨新產品項目一起報獎。
8、已通過省科技廳、省直有關廳局、市科技局組織的評審,被政府有關部門采納的軟科學成果。
9、凡推薦項目原則上要求項目整體技術應用必須在2年以上。
申報時間為每年的12月底或1月初申報,具體情況及時間見每年科技處通知通告。
|
|
【發布人:admin】 |
|
版權所有©河北聯合大學科學技術處 聯系電話:0315-2592575 email:kyc@heuu.edu.cn
|
|